新闻动态

【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艰苦建校七十年 校园环境美如画

发布人:闫艳艳发表时间:2022-10-13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 我校1952年成立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随着学校的建设发展,校园也经历了多校区的变迁。校园基建工作者以日月星辰的情怀,一路披荆斩棘,用拼搏的汗水,展开一幅幅优美和谐的校园画卷,漫漫时光,见证了地大从艰辛创业走向辉煌的沧桑巨变。

曲折探索初创校(1952—1974)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时任地质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何长工高度重视学院建设,亲自参与选校址等筹备工作。筹建人员与承建单位密切配合,仅用一年时间就建设了5万多平方米的校舍。

1954年,学院师生陆续迁入新校址。至此,一所新型的、初具规模的地质高等学府,在北京西北郊文教区建立起来了。

                                                         1964年的北京地质学院全景

1969年11月,北京地质学院1000多名教职工外迁,到江西峡江县仁和公社龙陂山区办“五七干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

在此期间,学院领导班子经走访调研,认为江陵地区地质条件难以满足地质实习需求,且交通不便,于是向上级请求重新选址。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建校地址定在武昌喻家山和来旺山(今南望山)南麓、华中工学院以西,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以东,181工厂以北地区。

众志成城建校园(1974—1987)

校址确定后,百端待举。1972年11月,学院成立了基建办公室,由水电工、泥瓦工、木工、司机和一些教职工组建了首批基建队伍。多方实地考察后,学院委托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承担校园规划任务并完成了新校址的第一次完整规划。

1975年由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绘制的教学区鸟瞰图

1975年11月,学院成立领导小组。学院和国家建委三局二公司签订承包施工协议书,共同组成建校施工指挥部,贯彻落实相关决定。

为解决建筑工人不足的问题,学院决定全体职工每人每年轮流参加建校劳动两个月、工农兵学员每人每年轮流参加建校劳动一个月,基建办公室人员编制从100多人增至260多人。全院师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克服教学资源短缺、生活条件艰苦的重重困难,积极投入到建校劳动中去。

当时的建校工地位于城郊,荒草丛生,生活交通很不方便。新校址附近仅有一个小村子,无房可租,只好从相邻的华中工学院借住两栋小楼。1975年4月,学院基建教职工自己动手建起学院的第一栋房子——工棚。在这个冬冷夏热的简陋工棚里,职工、学生与工人师傅共同劳动,白天在工地测量,晚上整理资料和图件,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校区约1000亩地的测量工作,为设计单位提供了建校必须的基础资料。

                                                              师生及工人对校区进行测量

1974年底,工厂、食堂、浴室、仓库和办公用房陆续建设完成,高压输电线也架设完成。当时一起参加建校劳动的教师曾回忆说:“校园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每天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作业声、校园喇叭里鼓舞人心的音乐,学院基建职工以冲天的干劲、澎湃的热情,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

1976年2月,第一栋教职工集体宿舍楼破土动工,教学区的征地筹备工作也在同时进行。1977年—1978年底,学院完成了19栋教职工住宅、设备仓库、教学楼和一栋学生宿舍楼建设,基本解决了学院师生生活、教学用房急需。

1980年,学院基本完成了建校第一期计划工程,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生活用房、其他用房及校办工厂,校舍总面积127222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8262平方米,生活用房74468 平方米,其他用房18470平方米,校办工厂6022平方米。

1985年,学院完成了建校第二期计划工程。此时,校园内已具备行政楼、教学楼、基础课实验楼、物探楼、水工楼、三馆楼、健身房、学生食堂、招待所、印刷厂、机工厂、附中、附小、医院、职工食堂等教学科研及办公生活场所,校舍总面积增至20万平方米,初步满足了办学要求,住宅和各种设施有了较好的基础,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

                                                            80年代初学校教学区广场及楼群

                                                                1985年12月,武汉地质学院校门

1975年—1985年,经过学院师生10年的艰苦创业,一所崭新的高等地质学府在荆楚大地迅速崛起。承载着“地质人”的美好期许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真挚情怀,武汉地质学院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豪迈前进。

转型辉煌新十年(1987—2000)

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在这一年,东区鸳鸯楼(现34、35栋研究生楼)建设完成,这可以算作是基建全体职工送给新成立的中国地质大学的一个重要“见面礼”。自此,学校基建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向着现代型、开放型和国际型的地质类综合大学的目标前进。

在全体基建职工坚持不懈的奋斗下,1990年—2000年,是学校基础建设的第二个辉煌十年。学校共建设完成了20栋职工宿舍(东区36—51栋、13栋、16—18栋)、5栋学生宿舍(西区58—62栋)及一座教职工活动中心。

高楼平地起,1983年在地大参加工作的孙国才老师,一入职就成为基建队伍的一员,作为地大旧貌换新颜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他每每回忆往事,激动地说:“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从南迁创业到现在,基建人已经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再苦再难,只要组织一声令下,在所不辞!”

阔步前进新世纪(2002—2012)

2002年,以校庆50周年为契机,学校新建逸夫博物馆、信息技术实验大楼,并扩建了体育馆。配套功能用房的投入运行,极大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在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上,时任校长赵鹏大回顾学校的办学历史,他说:“昨天,我们靠自强、求实的精神,从无到有,化难为易,谱写出绚丽的篇章;今天,我们仍需靠自强、求实精神,从有到优,创造光辉的前程。”基建工作始终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实力强劲的研究型、综合性的高水平大学”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2003年,学校购置了原湖北机床厂房地产兴建学校北校区,改扩建了北区的图书馆和体育馆,并启动北区教学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北区办公楼等新建工作,使北区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学习、生活。随后,又对所有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进行修整,大部分教室里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2003年12月,学校开通了被称为“高校第一隧”的穿山隧道,总长495米,贯穿学校西、北两个校区。自此,校园东、西、北三区连通。

                                                                          地大隧道

2004年4月,学校五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确立为校训。同年,在充分彰显地大精神、地大历史、地大特色的氛围中,学校修建了院士长廊,形成新的校园特色文化景观。

2004年,新的校医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后勤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同年,三峡秭归实习基地开工奠基,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截至2004年底,学校用地总面积已达98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98个,各类教室258间、图书馆2个,学校的教学科研配套水平、学习生活条件、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06年投入使用的秭归教学科研基地全貌

2006年,学校成立了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保障教学科研工作,学校于2008年建设完成北区艺术传媒大楼。

2011年,学校在原露天电影院区域修建了“四重门”校园文化景观。“四重门”不仅蕴含地质之门的文化诗意,还是创新之门、开放之门和未来之门。它浓缩了学校从北京地质学院、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四个办学阶段的历程,更是全体地大人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励精图治、努力开拓的历史缩影。

2012年11月,占地1500平方米,融观赏、科普于一体的化石林扩建完成,147根树化石由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捐赠。置身化石林,不仅能获得审美愉悦,而且能够认清地球的前身今世。

                                                                           化石林

未来城里再创业(2013—2020)

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破办学资源短缺的瓶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学校在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3月启动汉口校区土地置换工作和“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项目。2015年8月,时任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贾耀斌、校长王焰新等共同启动新校区建设。

至此,武汉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一群基建人在一片700多亩的土地上,挥洒汗水、绽放青春。新校区按照四轴、一核、一脉、一环、五区、组群式的规划结构和布局进行整体规划。一个崭新的、充满朝气的校区,一步一步从设计蓝图走到现实中,以未来之名,寄托着学校对莘莘学子拥抱美好未来的期望。

                                                                 2020年的未来城校区样貌

南望山下展新颜(2012—2022)

在未来城校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南望山校区的基建工作也在高效推进。基建人奔走于南望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只是为了让校园变得更加宜居、现代、智能、美丽,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跟上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自2012年以来,在西区的基建历程中,除了常规的修补外,重点项目是宿舍、食堂以及图书馆的维修建设。

2013年,学校建设完成 63栋宿舍楼,学生住宿条件得到改善。第二年,学校对1981年建成的三馆楼完成“升级换代”,一个馆舍面积为24500平方米的智能化新图书馆开馆运行,缓解了学校馆舍面积不足、图书借阅环境差等矛盾。

                                                                   翻新改造后的图书馆

2017年—2020年,为缓解西校区现有食堂就餐压力,创造完善的服务设施设备、良好的就餐环境,提供多元化服务,学校对学二食堂进行维修改造,并建设完成了总建筑面积约4204平方米的西苑食堂。完善的服务设施设备、良好的就餐环境,满足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建设要求,为师生提供了全面的多元化服务。

这一时期,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北区已逐步成为一个集教学、生活和办公于一体的功能完善的校园片区,但是在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不足。学校于2012年从武汉市政府土地储备中心争取到靠近我校区的23亩地的土地使用权,用来弥补北校区的运动场地、休闲场所、绿地面积严重不足的现状。

2015年,北区亲水湿地及广场建设完成,别具特色的风格设计,使得八一路延长线上新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年,学校接受李忠荣校友捐资,完成北区大门的修建。从高空俯瞰,新北大门与校训广场和绿化带搭配形成了一幅“笑脸”。因此,北区大门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呵呵门”,体现了地大人不畏艰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地质大学北门

在东区,游泳馆、创业中心、教学综合楼等一大批智能化、现代化的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为配合洪山区“珠宝一条街”整体建设规划,解决珠宝学院教学科研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2011年5月,学校开启珠宝科研大楼的建设,2019年5月,珠宝学院搬迁入住。

为了适应专业教育对学生体质的要求,同时为周边社区居民全民健身和中小学游泳课提供便利,学校决定拆除露天游泳池及附属建筑,在原址上新建约4506平方米的室内游泳馆。游泳馆项目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竣工验收。

2017年,学校建成留学生公寓。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可容纳1050个床位。

2018年,学校完成教学综合楼建设(建筑面积70493平方米),内设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室、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视频会议室、办公室,可以容纳一万名师生同时教学办公。

undefined

                                                                      建成后的教学综合楼

为落实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和“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推进“武汉·中国宝谷建设”,学校于2021年与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政府共建完成宝谷创新创业中心。

2022年,我校在老印刷厂与老设备楼区域改建校史馆。校史馆的建设对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积淀校园文化,创新办学特色意义重大。

学校于2018年与巴东县人民政府达成意向,将位于巴东县白土坡的原农广校校区、相邻的3栋公租房(含北侧停车场)移交给学校,用于建设科普教育和实践教学基地。历时四年的谋划建设,2022年7月,巴东科教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七秩荣光,逐梦未来。截止2021年底,学校总校舍面积达138.6万平方米。回望70年岁月,难忘地大人艰苦朴素、艰苦创业,无怨无悔致力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博大情怀;回望70年岁月,难忘地大人听党指挥、响应号召,不畏艰辛、百炼成钢的献身精神。在未来的发展征途中,学校建设将会越来越好,校园环境将越来越美。

                                                                     南望山校区全景

                                                                    未来城校区全景